凝心聚力备高考,奋进扬帆再起航 ——滁州中学开展各学科大教研活动

来源:教研室   发布日期:2023/6/21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6月13—16日,滁州中学各学科以“2023高考试题分析,新老高三备考传承”为主题开展大教研活动,同乐校区、明湖校区各教研组分学科深入研讨,优化备考方案,传承成功经验,共享备考资源,把握教学方向,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研促学、以研促教,教学共进,研以致远。

语文教研组于6月14日下午开展主题为“运筹帷幄决胜六月”的研讨活动,整个研讨活动分为三个话题要点:一、2023年高考试题的分析;二、 教考如何有效衔接;三、 高考语文备考建议及策略。三个年级备课组分别推选三位老师就这三个研讨话题进行主题发言,每位发言老师都能够精心准备,每位参会老师认真听讲,不时就相关话题展开热烈研讨。教研氛围热烈和谐,老师收获满满

数学教研组于6月15日下午明湖校区开展了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内容为高三教师解读今年的安徽高考的数学试卷和数学优质课校内选拔。王健、李伟健、张晓建、任小莉、潘海珍、刘稳侠等老师分别对三角、函数与导数、圆锥曲线、立体几何、概率统计、数列等问题进行解读,几位老师对高考数学试题进行深度解答和思考,同时从横向和纵向不同角度对试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为2024年高考数学备考提出了合理建议。叶建友、刘稳侠、杨萌、张晓建、王京关礼杰六位老师通过说课的方式参与优质课校内选拔,本次选拔从选手抽签排序、展示说课、五位评委不记名打分,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并计算两次次低分和次高分的方式计算出选手平均分为最终得分、公布最终结果。全部过程按照高标准、高要求、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圆满结束。

英语教研组紧跟高考热点,针对2023年高考英语试卷进行分析,并对各年级组本学期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在会上,汪平洋老师从高考真题出发,对试卷各部分进行讲解和深度剖析。她提出,2023高考英语真题落实了核心素养的考察,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想观念进行了深度考验。黄晓欣老师根据真题所考察的知识点总结概括,提出高考迎考“三步走”战略——修炼内功、不变应万变及延伸变式。她进一步强调,高考真题灵活多变,多角度的试题分析和总结备考必不可少。戴菁老师则根据真实客观的示意图给我们展示新高考新题型的变化:作文比例上升,短文改错删除。她认为,新题型新高考是对学生和老师的又一次考验,只有做足准备,方能安心迎战。存芳老师代表新高三英语备课组讲述2024届高三复习备考计划及策略,她以表格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三轮复习对应的时间和主要任务。她总结,一轮复习重视语法、梳理课本;二轮复习突破转型,整合作文;三轮复习调整心态,稳定提高。三管齐下,既夯实学生英语基础,又有助于学生薄弱项目的进步和提升。

以来,英语组教师始终立足课堂、服务教学实际,努力构建学习型的教师组织,不断提高专业能力,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前进的路上总会遇到困难,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不畏艰难,迎难而上,为不断提高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而奋斗

物理教研组于6月15日下午同乐校区高三四楼录播室召开了主题教研会议。首先,牛志松老师,针对2023高考题选择题部分评析,细致的分析的新课标卷选择题部分的相关考点,及老高三物理科目一轮及二轮复习的计划及反思。其次,卜声慧针对2023高考新课标卷及甲卷、乙卷三套试卷的计算题部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体会与感悟。第三,万鹏老师结合新老教材中的实验变化及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对三套卷的实验题部分评析,让大家深刻的感受到了物理实验教学的“大有可为”。最后,新高三年级备课组长叶庆峰老师,就新高三“汲取经验,再接再厉”为题,就即将开展的一轮复习计划进行了汇报。

化学教研组于616下午在同乐校区召开2023年高考理综化学新课标卷试题分析研讨暨高三复习备考经验交流会。首先,由2020级全体化学老师分享解读2023年高考理综新课标卷化学试题,接着高一、高二备课组老师自由发言,大家热烈探讨理综化学解题方法。接着进行了新老高三复习备考经验交流会首先由高三备课组长进行《2023年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经验交流》,然后高三年级组长郭梓桃总结了高三化学复习得与失,最后高二备课组长分享了2024年高三化学复习计划就高三复习的安排及复习中重点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和解读,为后面的备战考试提出可行的方案。本次大会提升了老师们提高认识树立教学的质量意识,在后面教学中,我们会更加聚焦课堂,开展新教材教学调研、新教材实践、教学研训、质量监控等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心有方向,行有路径。为了更好地帮助促进老师们全面提高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6月14日下午,生物教研组在同乐校区召开了2023年高考生物试题分析研讨暨高三复习备考经验交流会。首先,丁逸凡老师以《遗传学的百年历史发展》为题,在理论学习环节作交流发言。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到摩尔根的伴性遗传,再到转座子、表观遗传的发展,脉络式的呈现了遗传学百年来的建立与延展。

张敏、汪兴兰、温祖梅、袁先勇老师分别围绕 “细胞代谢和增殖”“生命活动调节、遗传”“生态学和生物技术”等专题对2023年高考新课标卷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进行了解读。老高三备课组组长夏伟老师就2023届备考计划、方案及实施情况进行了交流,新高三备课组长刘林翠老师分享了近期复习备考情况。

最后,生物组各位参会教师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共同探讨了学科素养命题导向下的高效复习备考策略。此次交流会的召开为生物教研组的教育教学工作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必将有效推动学科组团队建设和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政治教研组6月16日周五下午在同乐校区名师工作室举行2023年高考政治试题分析研讨暨高三复习备考经验交流会。首先,高三年级组余芳老师从宏观层面对高考试题进行整体评价,并从出题思路,命题变化对命题新动向进行解读,结合本届高三备考做法提出实际可行的备考建议和策略。王大锁老师对本届高三复课的整体策略、轮次复课的设计与落实、复习资料的选择与使用、考练的规划与安排等方面做了总结,指出2023届复课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对下一届高三复课提出备考建议。

高二年级组陆开香老师从高考题的材料入手,分析题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指出要积极发挥思政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帮助学生提升学科素养,从而使学生在政治学科学习中有的放矢。张光文老师回顾了历次教改路线,高考试题命制指导思想,详细全面地总结了近几年全国卷高考试题命制的特点。指出要重视训练过程,反思解题技巧,聚焦选择题常见丢分问题和主观题设问要求,研究提升得分对策。汪园秀老师从试卷结构、直观的感受、考点对比等方面详细对高考试题做了分析,提出了大单元教学五级目录法构建知识体系。

高一年级组黄广秀老师指出2023年高考政治试题深化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突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明确今后教学应进一步注重学生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贺奎老师指出要精准把握高考方向,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新课标,研究学业质量标准,做到“依标施教”;王琪老师针对主观题试题命制的特点提出活动型课程、议题式教学在复习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意见,重视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刷题式的教学模式。刘梦巧老师们提出要关注时事政治,关注生活,站位要高,紧跟时代脉搏,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 

最后政治教研组长赵美芹老师结合本次高考试题命题特点,做了《价值引领,素养导向——2024届高三思想政治学科高考复习计划策略》主题汇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2024届备考方法和备考流程,指出要以集体备课为抓手,实现教学研究常态化;以实现精准教学为突破口,落实教学评一体化;以落实教材为着力点,实现复习效率最大化,为今后复习课程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研讨,老师们畅所欲言,博采众长,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教学方向,规范了教学方法。经过研讨交流,老师们表示在未来将继续勠力同心、奋楫笃行,深化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学习和研究,进一步探索实施新课程的有效路径,不断提升政治学科高三复习备考工作质量。

历史教研组6月13日,召开了2023年高考试题分析研讨会暨高三复习备考经验交流会。首先,高三备课组老师针对今年全国新课标历史高考题进行交流探讨,并与2022年高考真题进行横、纵向比较,总结在复习备考中应回归原点明确解题方向,探寻高考真题来源。历史教研组各位参会教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从高考命题趋势、命题思路、高考试题分析、新旧题型分析、高考策略等方面为备考指明了方向,探讨了学科素养命题导向下的高效复习备考策略。然后,各位老师对新高考历史的路向与备考进行了探讨虽然明年安徽省历史学科将实行单科命题,历史试题不再于文综试卷中呈现,但本套试题对明年高三历史备考而言,依然不乏借鉴作用。在教学备考过程中,更应把握“四翼”考察要求。此次高考试题教研组研讨活动注重备考的针对性和高效性,为2024届高考下一阶段的备考工作指明了方向,历史教研组全体教师将瞄定目标,同心协力,在2024届高考中勇创佳绩。

地理教研组6月14日下午在明湖校区召开了教研活动活动主要分为三个模块首先,老高三孙成和侯贝贝老师对高考试卷进行了分析,认为今年高考试卷注重理过程和辩证思维考察聚焦铸魂育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功能。所以建议在平时教学中,要紧扣课程标准深化基础考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后,孙成老师就老高三复习备考经验反思进行交流总结。孙老师从介绍了备考过程中的可鉴经验和备考中的不足与反思三个方面对老高三备考工作做了全面深刻的总结,为新老高山的传承衔接提供了宝贵经验。最后,由季凤勇老师做了双击背景下新高三备考策略探究的报告。着重介绍了新高三整体复习规划和一轮复习计划,体现了新高三工作未雨绸缪、摩历以须的工作态度。

薪火传承续发展务实笃行谱新篇”。教无涯,研无尽。坚守三尺讲台,守望一间教室,不断追求自己教育生命的成长,这是一个锲而不舍的探索过程,也是一个负重前行的修炼过程,但我们甘之如饴。此次教研活动,真正做到了聚——有力量、行——有方向、研——有目标、思——有成效。这是一场教研的盛会,也是一场智慧的盛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潜心教学、专心钻研、静心思考、悉心育人,我们一直在路上……  (图文/各教研组)

     

滁州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同乐西路99号

技术支持:滁州市华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